中新网台州6月28日电(傅飞扬 泮素珂)盛夏时节,走进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润大街后林村,憨态可掬的“后林小栗”卡通雕塑有目共睹。一路前行,咖啡的醇香、营地的欢闹、小院的静寂,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了许多生机的村庄图景。
后林村曾因交通阻塞、工业单薄、人口外流等面临开展窘境。近年来,借浙江“千万工程”春风,后林村以四合院新居为支点,撬动农房改造、业态改造、区域联动的村庄复兴三重奏,年招待游客超3万人次,走出一条山区村的共富新途径。
在后林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与乡民围坐一堂,评论宅基地分配和新一批乡创项目规划。这样的场景,在拆旧改新初期却是另一番现象。“祖祖辈辈住的老房子,说拆就拆?”“拆了住哪里,新房子能有老房子便利?”彼时,质疑的声响不绝于耳。
面临重重阻力,后林村敏捷建立起党员、乡民代表“1+N”联络机制,经过“晨访柴米油盐、夜谈规划方针”,最大极限争夺乡民理解和支持,还建立起“问题搜集—现场研判—期限办结—揭露反应”的闭环机制,保证定见有回应、问题能处理。
正是这样的“走心”作业法,让方针落地有了温度——40余起土地胶葛在田间地头化解,50多条乡民主张被执行,有用推动全村拆旧拆破作业顺利完成。
“这儿曾经挤着100多间破房,茅草棚、猪圈乱七八糟,不只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极大的安全危险危险。”后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咸全慨叹道,为改动这一现状,该村以“腾笼换鸟”的思路推动连片拆建,撤除老旧房屋后,20余户乡民被会集安顿到村口新区,16亩名贵的土地被释放出来。
在土地利用上,后林村有着久远且精密的规划:4亩土地用于打造“后林小栗”景象带,千年古樟群落经过修正,成为游客打卡的抢手景点;4亩建造乡创工业集聚区,招引了很多新式业态入驻;8亩预留为未来开展用地……
一起,新居的规划也别出心裁——四合院新居单户占地面积92平方米,较传统登时式住所削减8%,但经过同享宅院的规划,使用率提高了15%。在建造本钱上,经过会集建造,单套建房本钱较农户自建节省10万元,20栋四合院累计节省资金超200万元。
“统建不光能够省钱,还带小宅院,能在里边种些花草和蔬菜,闲暇时坐在宅院里,喝喝茶、晒晒太阳,感觉很惬意。”乡民陈三亮说。
午后的“曼婷茶馆”,茶香四溢,“80后”主办人王婷婷一边冲泡着本地特征黄茶,一边在线上对接游客。在曼婷小院,游客们能够自助烧烤、围炉煮茶,还能体会陶艺制造、染布等手艺活动,感触浓浓的乡愁与文艺气味。
不远处,由老旧牛棚变身的“房顶咖啡”相同人气爆棚。曾在夜市移动摊点运营柠檬茶的“90后”赖家姐妹,经过驻村干部的穿针引线来到后林村。“大街和村里给了咱们半年的免租期,还帮助完成了根底装饰,让咱们也能够轻装上阵。”“房顶咖啡”主办人赖俏俏说。
在后林村,免租金、装饰、水电,包批阅、训练的“3免3包”方针成了招才引智的“金招牌”,共招引20余名返乡青年创业,带来国风奶茶、文创阛阓等业态,也带动土蜂蜜、黄桃年销售超30万元。
“后林村农文旅深度交融项目落地后,村团体年获20万元租金加上10%分红,彻底运营后年收入将破200万元。”后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杜硕表明,他们与周边5个村推出的“古村探秘—畲乡风情—田园采摘”跨村线路,更是形成了“单村打破、集群共富”的格式。
“下一步,咱们将持续深挖旅游资源,完善根底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让乡民享用更多的开展盈利。”谈及未来,杜硕决心满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