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昆山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试点县之一。2018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联合批复,确认昆山市承担“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成为全国4个试点地区之一。
依托两项国家级试点,近年来,我市逐渐形成集教育培训、精准认定、跟踪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信贷、社会保障于一体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色模式,培育和发展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水平发展积蓄了生生不息的“新力量”。
新学期,我市32名基层定向培养生满怀喜悦和憧憬,走进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未来4年,他们将系统学习“三农”领域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学成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昆山“三农”战线一股新生力量。
校地合作是实现人才教育培训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方法。自2015年以来,为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农职院校,面向本地应届高中生招录农业定向培养生,构建“三农”人才梯队。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定向培育7届共计216人。
今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昆山市基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实施方案》,持续做好高素质农民招录、选育工作。“依照方案,定向培养生取得相应毕业证和学位证后,我们将为其合理的安排就业岗位,主要是做基层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服务工作。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推荐就业’方式,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把大学生培养成“三农”人才,另一方面将现有的高素质农民送进大学课堂。我市制定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实施方案》,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率先开展高素质农民成人高等学历免费教育,5年来已招生384人,总量位居苏州第一。
去年12月,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蟹农姚娇寅顺利通过同济大学博士答辩,成为昆山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的高素质农民。复旦大学硕士毕业后,在新加坡当华文老师的姚娇寅被国内“乡村振兴”吸引,辞职回到村里,当起了蟹农,并在2018年考上同济大学博士。“乡村大有天地,这里也能闯出属于年轻人的一份事业。”作为蟹二代的姚娇寅,不仅潜心于大闸蟹的养殖和经营,作为苏州市乡村振兴技艺师的她,还经常给广大农户培训,帮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时代在发展,农村在蜕变。我市创新工作举措,制定《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细化认定标准,坚持农民自愿原则,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开展认定,目前已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991人。同时,实行分级管理,制定《昆山市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评审细则》,按照文化程度、教育培训情况、生产经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等要素评定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并分类开展培育工作,目前已评定高级新型职业农民25人、中级新型职业农民74人;建立高素质农民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受理审核、建档立册、证书发放、信息库管理等工作。
让高素质农民与时俱进,身有所长,我市以提升农民综合素养、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深化高素质农民培训内容、形式、手段改革,建成各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13个,增强培训系统性、完整性、灵活性,近三年累计培训农民7000余人次。
同时,制定《昆山市乡村振兴人才学历提升实施方案》,鼓励高素质农民积极深造,参加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取得学历证书后可一次性获得学费补贴。目前,已为全市384名高素质农民提供学历教育提升学习机会,164名高素质农民顺利毕业,其中本科79人、专科85人。
人脸识别入棚、精准智慧灌溉、实时环境监视测定……通过采用现代化技术,农业生产实现全过程智能化。大棚控温、控湿、控肥全程自动化,一部手机就能实现科学种田。“90后”农民陆师球扎根农村,成立了昆山益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先进数字化技术,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新路,其公司成功获评苏州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他本人也获得了姑苏乡土人才等荣誉。新农人、新理念、新技术,给我市现代农业带来了一番新场景、新未来。
让高素质农民发展有空间、有地位、有奔头,我市先后制定出台《昆山市乡村振兴人才计划细则》《昆山市乡土人才评选暂行办法》,开展高素质农民表彰奖励活动,举办“昆农匠”技能比武、乡村人才“大评选”、职业技能“大比武”等,评选出百名乡土人才、致富能手、职业农民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勇创新、争创业”的良好氛围。我市还成立昆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委员会、高素质农民协会、高素质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等团体组织,团结和引领农民主动适应新形势;组建乡土专家服务团,将其培养成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带动群众致富的中坚力量;制定《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保补贴细则》,2017年,昆山首批认定的170名高素质农民领到社保补贴,成为全国首批被认定并享受社保补贴的高素质农民,至今已累计补贴3500余人次,发放补贴资金1081万元。
我市还激励高素质农民投身创新创业的“大潮”,制定出台《加强完善昆山市城镇和乡村居民创业小额贷款和种养业贷款发放工作的实施建议》,“昆农贷”5000万元资金池为新型合作农场、家庭农场、高素质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较便利的贷款服务。同时,授权使用“昆味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运营“昆意农”网销平台,帮助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提效增收。
乡村有没有人气、农业是不是后继有人,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到2025年,我们目标认定高素质农民2200名,高素质农民占农民总人口比例达16%,为昆山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县域样板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计华明表示。(记者 张 欢)
原标题:选才育才、科学认定、政策“加码”,昆山——培育“新农人” 积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