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 Consuming Finance ) 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支付行为和融资行为。消费和金融都是一种经济行为,消费金融是由消费与金融两种经济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经济行为。同时,从供给的角度看,消费并不必然伴随着融资行为,而是在生产不足的卖方主导短缺经济阶段,逐渐发展到者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买方经济条件下,为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的金融行为。
广义上,消费金融包括消费支付、消费信贷和其他消费金融,狭义的消费金融就是指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最为广泛的一种以消费为目的的融资行为,因而成为最为典型的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主要模式是消费的人通过消费金融进行中小额的贷款,典型的业务模式包括消费者、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提供方、征信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催收机构,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作为资金需求和提供方的连接桥梁,处于整个模式的核心环节 ; 征信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为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环节提供服务 ; 催收机构为消费金融企业来提供针对逾期不还的借贷人的催收服务。整个业务模式中,消费场景拓展和做好风控是两个关键因素。
src=从不同派系的参与者来看,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控股和股份制的,资金规模较大,获客能力较强,风控能力也较强,有四大行以及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 ;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中银消金、招联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 ;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有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平安惠普等 ; 别的类型的有拍拍贷等公司。
试点观察: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效应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维持经济稳步的增长势头,我国政府于 2009 年正式公开宣布启动消费金融试点。2010 年,我国首批 4 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立。
支持鼓励:2013 年 11 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民间资本介入、放开营业地域限制、增加吸收股东存款业务,推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进一步扩容。
行业整顿:2017 年底,针对 现金贷 等行业乱象,强监管时代来临。《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对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由点到面逐步从严。
审慎开放:2018 年以来,多项政策释放出利好消费金融发展的信号,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行业逐步审慎放开。
回归持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消费金融走向智能化阶段,在监管更加严格规范的情况下,头部互联网金融企业主导市场,全区域线上线下业务有序地进行。未来有更多的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持牌机会。
政策方面,近年来,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消费金融监督管理政策,旨在进一步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和金融消费者权益、规范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和互联网贷款管理。2022 年以来监管政策主要是对这些前期政策的细化。随着对个人隐私信息和消费的人权益保护的愈发重视,监管层面持续在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合规经营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2022-2023 年国家层面消费金融行业政策汇总如下:
2010-2022 年,我们国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22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9733 亿元,比上年下降 0.2%。
src=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金融政策持续利好,消费金融服务商也在不断增多,无论是以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金融机构,还是以电子商务平台、分期购物平台、网络借贷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
自 2015 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规模迅速扩张。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显示,不含房贷的消费金融贷款余额从 2014 年的 4.2 万亿元上升到 2022 年的 19 万亿元。
src=注释:消费信贷余额是指居民不包含房贷的消费信贷余额,包括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及各类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余额。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在中国的爆发式成长,加速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逐渐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传统意义上认为,中国国内整体的信贷行为比较保守,所以中国金融行业尤其在个人信贷端始终存在不可逾越的发展瓶颈。但实际上,中国从 2014 年的 16.2% 增长到 2022 年的 43.2%,短短 7 年的时间增长了 27%。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民间借贷的活跃性,消费信贷迎来黄金发展期,消费信贷反过来促进消费升级,形成正反馈循环,构建了消费信贷蒸蒸日上的繁荣图景,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src=注: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渗透率 = 中国消费信贷余额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2022 年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逐年快速上升,从 1.27 亿人到 3.38 亿人。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 ( 2023 ) 》显示,截至 2022 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 3 亿人次,达到 3.38 亿人次,同比增长 18.4%; 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 8000 亿元,分别达到 8844 亿元和 8349 亿元,同比增长均为 17.5%,高于经济提高速度和消费增速,为恢复和扩大消费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消费金融行业不同机构之间也会进行借贷,例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一部分资金来自商业银行贷款,而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又会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借款,因此消费金融市场资产金额来源成分复杂。为更好统计整体市场规模,从消费金融资金流向的角度上看,主要统计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数据及表外数据。
从构成来看,主要是表内信用卡以外的短期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以外的中长期消费货款贡献最高,这部分的消费金融规模的直接流向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6-2022 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从 8.87 万亿元增长至 19 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 13.5%。
从省份分布来看,80 后信用卡用户在广东、山东、浙江和四川等省份占比高于 90 后信用卡用户,而 90 后信用卡用户在江苏、北京、河南与河北等省份占比较高 ; 从城市级别分布来看,80 后、90 后信用卡用户均有一半以上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相对而言,80 后信用卡用户较多来自于三线 后信用卡用户较多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
从省份分布来看,80 后现金贷用户在四川和云南等内陆省份占比高于 90 后现金贷用户,而 90 后现金贷用户在广东、江浙、山东等沿海省份占比较高 ; 从城市级别分布来看,现金贷用户大多数来源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相对而言,三线 后对于现金贷的接受度更高,而一线 后用户对于现金贷的接受度更高。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这类派系的竞争梯队中,招联消金、马上消金、兴业消金以及蚂蚁消金以其强大的全国性竞争力位居第一梯队,其次是在区域消费金融获客能力表现较好的杭银消金、中邮消金等企业,最后第三梯队是部分业务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例如在消费品上,小米消金、唯品富邦等企业表现较好,处于第三梯队。
未来跟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以信用卡为主的贷款余额将保持 5%-12% 之间的增速,波动的原因是信用卡利率将从目前较低的水平往较最新监管窗口指导红线的水平提升。信用卡市场驱动力是人均持卡数量的提升,主要推动力是商业银行继续深化零售转型,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受到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更优异的互联网消费贷制约。其次,金融机构表内的消费贷款也将保持较高增长,主要驱动力是蚂蚁消费金融等网络站点平台基于真实交易场景发放的消费贷款,其底层模式是与金融机构的联合贷款,预计 2028 年规模将超过 37.9 万亿元,年复合增速为 12.7%。
未来几年内,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随宏观经济对消费的持续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征信系统的逐渐完备和居民信贷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中国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与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但消费金融渗透率的上升是有限的,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消费金融可帮助用户打破资金约束、实现资金的跨期分配进而促进消费,但这种推动作用并非持续存在,随着消费金融渗透率的逐步上升,一旦杠杆率超出临界点,消费金融反而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此从长期看,在渗透率达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后,中国消费信贷渗透率将进入一定波动范围。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及大数据四大技术已大范围的应用到金融服务的所有的领域中,深刻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渗透了支付、信贷等新的业务场景,未来这些技术将对行业进一步赋能。
src=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马丁·雅克答21: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金砖扩容对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
联合国贸发会议技术和物流司贸易便利化专题负责人Poul Hansen答21:数字技术对于良好的全球供应链非常重要
【龙年游冰城 一起迎亚冬】增长近五倍丨冰雪季首月哈铁旅客发送量突破600万人次